朱森第发布《财经智库》东莞调研报告:东莞的承压与求变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3-10-12 浏览:189

  9月23日,由民革中央、广东省政协主办,东莞市人民政府、民革广东省委会承办,东莞市工信局、民革东莞市委会、《财经》杂志、《财经智库》为执行单位的“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”在东莞举行。

  在会上,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名誉主任、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、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荣誉主任朱森第发布《财经智库》东莞调研报告并指出,东莞主要存在四方面压力:一是产能转移市外;二是外贸出口下降;三是手机产业下滑;四是土地资源受限。

  东莞在承压下求变,探索提升方向。朱森第归结了五方面措施,即产业生态构建、外贸出口调整、科技创新提速、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域协同强化。

  朱森第进一步解释,在产业生态上形成强依存、强磁场、强亲和,提高城市品质,改善营商环境以及居住环境;在外贸出口上,西转南、红转蓝、粗转细、老转新、外转内;在科技创新上,实现跨界突围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以及构建创新链;在产业结构上,多业并发,从生产型制造转向服务型制造,从突出主导到向外延伸,扩大市场份额,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朝阳产业;在区域协同上,一是园镇共建,二是融入大湾区,借力深圳、莞港携手,三是在行政体制上做一些探索。

  今年6月到7月,《财经智库》中国实体经济东莞课题组在东莞实地调研了60余家企业或机构,与各级政府座谈,到各个镇街和新区调研企业、实验室、研究院、产业园,研究东莞经济的路径与特点,挑战和机遇。我代表课题组,向大家分享我们调研的成果和结论。

  具体的成果已通过《财经》东莞专刊形式呈现。我会在十几分钟内把专刊的内容浓缩出来,报告的题目为《东莞求变》。东莞这么多年走下来,从一个普通农业县,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工业大市,发展过程可以总结为崛起、先行、远虑、承压和求变。

  东莞原来是一个农业县,现在成为GDP超万亿元,人口超千万的“双万城市。回顾发展历程,东莞有很多名片、很多标签,我们选了五个标签。

  一是“三来一补”,也就是来料加工、来样加工、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。改革开放以来,东莞依靠距离香港近的优势,抓住了机遇,与香港形成“前店后厂”合作关系,大量承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。东莞基于“三来一补”,迅速发展为制造业重镇。中国第一家“三来一补”企业太平手袋厂,就是在东莞的虎门镇建立。

  二是“世界工厂”,东莞凭借地理位置优势、成本优势以及涵盖了电子、塑料、五金模具、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制造实力,不断吸引大量企业前来设厂。1995年,东莞外贸依存度高达433.8%。到了亚洲金融危机时期,中国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大举进驻东莞,迅速形成了“集群效应”,从电子玩具、收音机组装逐渐向电脑、电话机、彩电、关键电子元器件加工生产升级。“东莞塞车,全球缺货”,1999年,全市工业总产值迈上千亿台阶。

  三是科技东莞,进入新世纪后,东莞着眼于加快改变制造业发展模式,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,注重科技创新与自主品牌培育。2001年启动建设松山湖,计划打造为东莞产业升级和整合的龙头。2005年开始启动科技东莞工程,2006年出台《关于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从市财政以及各镇街层面每年加大科技投入力度。科技产业化逐渐成为成为东莞的亮点。

  四是智能手机,“三部手机”——OPPO、vivo和华为,是东莞经济的重要支撑。1995年诺基亚在东莞设厂,拉开了东莞手机产业的序幕。2008年后东莞成功抓住全球智能手机发展浪潮,在智能手机赛道独步天下。2019年高峰期,全球每4部智能手机,就有1部东莞制造,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“手机之城”。

  五是先进制造。2021年,东莞成为第十五座“双万城市”,也是继苏州之后的第二座“双万”地级市。2022年初,东莞提出了未来5年发展新思路,首次将“科技创新+先进制造”定义为城市特色,立足“双万”新起点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数智化、绿色化发展。以科创转身,续写东莞制造的新篇章。正是这几个标签,让东莞从以农业为主的县变成“双万城市”。

  以下八个数字,可以简单表明东莞在这么多年经济发展中,走在全国很多城市的先头。

  一是东莞以制造强市,第二产业占比为58.2%。与其他产业结构相似、工业总产值较高或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非省会城市进行比较,东莞的二产占比最高。近两年也是东莞改革开放以来二产占比最高的两年。

  二是电子信息制造业是主导产业,规上营收在全市规上工业营收占比达到43.26%。2022年规上营收超万亿元,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则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1.8%。

  三是东莞被称为“手机之城”,智能手机是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主导。2022年,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为占全球总出货量的六分之一,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。智能手机带动五金模具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,成为拉动东莞经济发展的“火车头”。

  四是东莞已经成为全国第十五个GDP超万亿元,人口超千万的“双万城市”。2022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0.32亿元,常住人口1043.7万人。

  五是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,已拥有191个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90%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分布在制造业,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、新一代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电气机械、生物医药等高技术行业;70%以上深耕细分领域10年以上,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,50%以上企业主导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40%。

  六是85%的潮玩产自东莞。近几年东莞在传统产业转型方面做了很大努力,在细分领域和产业链的临近行业探索新路径,玩具、模具、食品、家居、服装、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产业均已开辟了新赛道。

  七是规上工业企业近一半已经完成了数字化转型。高涨的成本和日益严格的监管使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压,东莞率先启动“机器换人”,以新一代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

  八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(R&D)高,从2012年的1.6%提升至2022年的4%,现已排名全省第二,仅次于深圳,在全国城市中也排在前头。科技创新的政府支持力度很高,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五年建设期就已投资50亿元。

  东莞已经意识到未来若干年里,要进一步以科技驱动来加速经济发展。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东莞采取了很多措施,有一些已经见效。归结起来,是在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这两个方面寻找出路。

  松山湖,从2001年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到2015年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再到如今的打造松山湖科学城,其核心任务是以技术升级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跃迁、助力中心城市成型。作为了承载新东莞梦想的产创融合核心区,松山湖并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逻辑下的产业园,而是具备社会学属性的新城。东莞基于松山湖主动规划布局、加速产业及创新资源集聚并借机整合镇街。

  相较于松山湖以“跃迁”和“整合”为任务,滨海湾新区的核心目标则是“连接”和“联动”。这里是东莞2017年以来向海而生连接全球市场,区域联动汇聚高端产业的核心区域,处在大湾区的几何中心,紧连广州南沙自贸区、深圳大空港和前海自贸区,毗邻香港和澳门。东莞希望通过打造滨海湾新区,建设开放新门户,汇聚高端制造业总部,发展现代服务业,进一步引领制度改革,进一步实现产业开放,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。

  通过“腾笼换鸟”、“机器换人”、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,东莞正在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迈进。“腾笼换鸟”是整合空间,升级零散工业园区,让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的产业逐步替换低技术含量、低附加值的产业。“机器换人”是提升效率,2014年左右在全国率先启动,据统计,至2019年初,已减少用工28万人,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.8倍。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是培育动能,包括松山湖生物医药、东部智能制造、东莞数字经济、东莞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银瓶高端装备以及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七大产业基地,打造打造一批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

  通过这些中长期的布局,近十几年的东莞经济悄然转型,逐渐远离过去“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”的形象,有了更多的新领域和新赛道。近些年先进制造业增长迅速,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将创新转化为产品,并开始量产。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,与东莞相关的就有三个。

  东莞基于上述远虑,按部就班地完成蜕变——市场主体自发转型,革新技术,政府主动出击,抓关键要素、关键环节,政府与市场力量形成了有效协同。然而,在当前快速到来的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下,东莞却有些应接不暇。与亚洲金融危机时承接中国台湾等地的产业转移、次贷危机时抓住智能手机赛道相比,这一次东莞从产业承接地变成了产业溢出地,面临多方面压力。

  东莞经济受国际市场变化影响大,如同全球环境的“晴雨表”。大变局下,东莞承受的压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:一是产能转移市外,二是外贸出口下降,三是手机产业下滑,四是土地资源受限。

  东莞产业转移至市外,面临高端制造回流和低端市场分流“双重挤压”。产能转移到外面的因素有很多:一是美国高端制造回流的影响,一些国家盲目跟随美国西方“去中国化”;二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带来的布局变化;三是东莞企业为应对而采取的主动转移到周边国家和地区;四是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,转移到国内其他地区。据统计,东莞存在订单转移的企业达到21.9%,其中政治干预转移的比重在增加。

  2022年,东莞外贸依存度高达124.3%,仍是全国主要城市中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。通过下列几张图表可以看出,经济增速与进出口总额增速关联度极高,主要依靠出口制造业支撑,并且美欧韩市场下降幅度较大:东莞经济正在面临极大的下行压力。电动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“新三样”规模较小,1月-5月出口金额为60.5亿元,占全省比重为9.2%,远低于出口在全省的占比(17.3%)。压力之下,很多缺乏技术研发、市场开拓能力的中小微企业被迫降低利润“内卷”抢订单。

  与同样是外贸依存度超过100%的苏州来比较,苏州的本土制造能力在外资带动下不断提升,外企背景企业家创业引入技术和经营理念,本地企业也在外企助力下完成转型,形成“内外联动”之势,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纳米技术、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已在蓬勃发展。而东莞本土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,培育的新兴产业也与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的耦合性较差。

  手机产业下滑对东莞经济的影响比较大,“一业独大”使经济抗风险能力偏低。东莞高峰时期的手机出货量接近4亿台,受进入存量市场、换机周期变长、技术周期低谷、疫情等影响,现在的手机出货量差不多是高峰时的一半。而其他传统产业仍在转型进程中,新兴产业尚未成型成势。此外,电子信息的增长质量也有待提升,营业利润率不足4%,低于全行业的7.65%;尚未实现多元化发展,增速面临较大压力。

  东莞土地资源受限,产业空间相对碎片化,人均土地面积仅高于深圳。一方面,东莞的土地资源有限,开发强度较大,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,开发强度已经超过50%,六成左右的镇拿不出500亩以上土地承载新产业项目;大项目落地难,连片“工改工”难度大。另一方面,土地空间利用相对碎片化、低效化:全市土地权属比较复杂,土地空间分散在各个镇里,大大小小的镇村工业园一共有3100多个,但300亩以下的占比近70%,1000亩以上的仅为3.3%。

  在上述四方面压力下,东莞上上下下采取了很多措施,可归结为五个内容,即产业生态构建、外贸出口调整、科技创新提速、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域协同强化。

  产业生态构建,可以总结为三“强”,强依存、强磁场、强亲和。第一是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及相关设施、平台建设,形成强依存;第二是提升城市功能,产城融合,形成强磁场;第三是营造营商环境和创业氛围,形成强亲和。

  例如石排镇在推进城乡融合、产城融合发展方面,首创“两区”建设,即建设全省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区,同步启动镇中心建设,全面铺开科创、潮玩、工改、旅游、农业等片区。2022年石排镇GDP突破200亿元,全市增速第一,专精特新产业园落户了6个优质企业(包括两家国家级“小巨人”企业)。

  外贸出口调整是五“转”,西转南,红转蓝,粗转细,老转新,外转内。调整出口市场,加大东盟、中东、非洲、南美市场开拓力度,就是从西转南,南是发展中国家。领域上,拓展渠道,从“红海”转到“南海”。开发适销对路产品,扩大市场份额,从“大路货”到对路货,是从粗到细。从原来的出口盈利模式,转到新的模式,是老转新。还有一部分出口的产品,我们转到国内,满足国内的市场大循环。

  通过五“转”,“世界工厂”东莞也在贸易领域收获了新的增长点,例如跨境电商业务基于“园区仓储+公共平台+智能核放”体系,实现多点开花,仅今年1月到4月,东莞跨境电商就完成302.6亿元,同比增长123%。

  科技创新提速,主要是三个关键——跨界、架桥、成链。一是跨界突围,从老战场到新赛道。二是“死亡谷”上架桥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。三是构建创新链,产业技术有源且成活水灌溉产业。我们发现很多地方创新链有了链环,但没有套成链条。东莞也在积极探索,如何把创新,把科技成果转化接成链条。

  刚才汪院士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。东莞大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,赋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方向选择、科研立项、人才引进培养、职称评审、科技成果处置和经费使用等自主权;并在知识产权的明确和分配方面进行革新。五年以来,实验室直接孵化的42家产业化公司中,16个项目融资超6亿元、市场估值超30亿元,包括一批前沿科技的产业化项目

  产业结构优化,总结为四个转变。一是东莞电子信息产业“一业独大”,电子信息产业里又主要是手机,东莞在探索如何从“一业独大”转为“多业并发”,加快发展智能装备、新能源、新材料产业。二是生产型制造转向服务型制造。三是从突出主导转向相关延伸,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。四是传统产业不等于低端产业,通过技术革新成就朝阳产业,让“老树发新枝”、旧貌换新颜”。

  区域协同强化,是三个路径,包括协同、融入和探索,以缓解和消除土地资源受限压力。具体来说,一是园镇共建,镇域经济协同发展;二是融入大湾区,借力深圳、莞港携手;三是探索镇街行政体制改革,寻求更高行政效力和发展空间。

  东莞一以贯之向外借力、推动区域合作的积极性,近年来逐步实现了从“前店后厂”向“前店后网”的迭代。“前店后网”合作模式2016年起在深莞显出苗头,深圳需要东莞的配套空间,东莞则需要借深圳的区位、政策优势吸引人才及进行产品创新,城市间单纯的订单转移模式,逐步转换成技术、资金、科技成果的互通有无,协同发展。

 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,觅得强劲的新动能,往往需要政府持续投入——既要有效发挥政府投资效应,又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,让企业主动调整要素和产能配置。将“有效市场”和“有为政府”的优势充分结合,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。

  危机下的东莞经济仍然具有韧性和生命力。政府与市场力量的有效协同下,东莞经济正在以更为“健康”的方式完成可持续发展和转型迭代,跨越发展与业务延伸结合,激发市场活力与聚集企业星火结合,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水平和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。东莞在求变,在解困的路上不断努力,值得各方期待。东莞有底气,有韧性,有希望。谢谢大家!

新闻资讯

  • 长安:加速冲刺“千亿镇”串珠成链崛起“产业森林”
  • 昊志机电:该“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”已获批筹建
  • 昊志机电:12月21日接受机构调研光大证券参与
  • 石宏:美军新型隐身轰炸机首飞意味着什么?
  • 国家反垄断局挂牌两年后有新的人事调整:首任局长甘霖卸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