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中国刚起步,工业底子薄,可偏偏就靠着自力更生和苏联的帮忙,搞出十八家骨干企业,号称“十八罗汉”,三牛平台注册一度让我们机床产量稳坐世界头把交椅。结果,这些大国企如今大多重组破产,高端技术还得靠进口,国产率低得可怜。
新中国成立后,全国机床保有量只有9.5万台,大部分还得从国外买,国家急需建起自己的工业体系。在一机部二局领导下,选定沈阳第一机床厂、北京第一机床厂等十八家重点国企作为核心力量,这些企业分布在沈阳、大连、齐齐哈尔等地,负责生产从普通车床到精密设备的各种类型。苏联援助发挥关键作用,提供图纸和技术指导,帮助改造旧厂和新建设备线年,沈阳第一机床厂成功造出第一台自主C620-1卧式车床,它后来印在第三套人民币两元纸币上,成为自立门户的标志。
紧接着1958年,北京第一机床厂推出亚洲首台数控铣床X53K1,当时全球数控技术刚出现六年,我们的进度已经赶上国际水平。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访华时,用这台设备刻赠言。六七十年代,外部技术封锁加剧,苏联专家撤走,但国务院推动下,工程师们独立攻克五大类二十六种高精密机床技术。
1961到1978年间,生产出164万台机床,虽然合格率只有60%,资源消耗大,但奠定基础,为后续发展提供支撑。改革开放初期,这些企业迎来对外合作机会,青海第一机床厂联手日本伙伴,南京机床厂结盟德国公司,引进数控系统和主机部件,国产数控车床开始批量下线。产量快速上升,市场换技术策略初见成效,只是核心知识壁垒难破。合同中往往有严格限制,大连光洋引进日本设备时,条款规定不能随意移动,否则自动失效。
九十年代,关税降低,外来机床涌入,价格实惠性能稳定,对国产形成压力。这些骨干企业被迫转制重组,但2001到2005年,数控机床产量年均增速超30%,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销量分列全球第八和第十。济南第二机床厂的数控冲压设备进入福特、日产生产线年,沈阳机床销售额达到180亿元,位居行业首位,央视称其为国之重器。
而全球经济波动从2012年开始影响,高端制造业回流欧美,低端产能转移东南亚,双重挤压下,结构性问题爆发。沈阳机床负债总额高达202亿元,2018年资金链断裂,次年法院受理破产重组。大连机床也因债台高筑宣告破产重整,欠债224亿元,董事长陈永开涉嫌骗贷被通缉,企业命悬一线。曾经的十八罗汉几乎全军覆没,北京第一机床厂、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等多家陷入困境,重型机床领域四个席位如今大多调整。
杭州机床厂控股的德国aba z&b于2010年申请破产,国际化并购没带来预期技术转移。民营企业虽迎机遇,但整体行业低端混战、中端争夺、高端缺失。2019年,中国机床产值194.2亿美元,占全球23.1%,消费额223亿美元,占27.2%,体量大却不强。数控化率从2001年的6.85%升到2020年的43.19%,2024年达到51%,但与日本等发达国家80%以上相比,差距明显。
高速加工中心国外进给速度40m/min,顶尖90m/min,国产多在30m/min,极限60m/min。精度控制上,外方温度补偿系统行程1000mm内误差0.006到0.01mm,国内还在追赶。高速铣削技术在外用于航空模具,我们仅有少量新品验证通过。早期扩张注重数量,基础研究滞后,国际交流少,前沿开发缺乏支撑。不仅如此,合作中过度依赖外资,导致创新能力弱化,转为组装角色。
然而沈阳机床重组后注入18亿元资金,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12.8亿元,同比增长26.19%,亏损额减少。2022年继续恢复,但整体行业仍面临挑战。新十八罗汉中部分公司成龙头,却近几年发展不佳。
机床行业国产化率从2015年的53%升到2022年的68%,头部企业逐步跻身前列,但低端产能过剩,高端占有率低。政府超常规支持,推动工业母机集链成群,04专项帮助关键指标达国际水平。因此未来更需加大研发投入,攻克数控系统和精密部件,政策助力转型,培养人才队伍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拼死逃离电诈园区后,他自述横跨两个国家回到中国边境,途中半月在山上靠吃浆果、蚯蚓为生
活不起了吗南昌八一广场拍照乱象引争议 当地文旅连夜整改获赞
微成都周报|四川成渝等新设国资高速公路公司;成飞集成拟挂牌转让子公司18.92%股权
《鸣潮》2.6 版本8月28日上线:新增英伟达 DLSS 4 多帧生成功能
大眼橙 C3 系列投影 8 月 28 日发布,TCL 华星独供 LCD 屏